对于已经拥有了微信支付、朋友圈两大革命性互联网服务的微信而言,小程序或将成为它又一个“改变”的起源。
什么是小程序?小程序的实质就是web app,最典型的案例是接入微信的“滴滴打车”。虽然没有下载安装APP,但通过微信完全可以正常使用滴滴打车的服务,需要的定位、支付等底层能力,微信都可以提供。
显而易见,微信将会成为一个超级App,而各种传统App则以小程序的形式,内嵌在微信里面。这样以后大家再也不用安装满屏幕的App,需要使用打车、购物、订票等服务时,只需打开微信找相应的小程序就可以了。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方便?
公众号式的创业金矿&继 app 后最好的创业机会
微信公众号的兴起,让很多内容创业者以及中小企业受益,其中不乏诸多草根借助微信公众号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。
而小程序的出现,则让当年错过了公众号红利的人们看到新的创业土壤,微信又重新画下了一道起跑线,只待发枪起跑。
对创业者或中小企业来说,小程序是一个门槛低、容易获取巨量真实用户且确保用户黏性的分发平台;对微信用户来说,这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应用使用方式。
如果小程序能像朋友圈一样引来庞大的流量,有流量,还有着庞大的引流作用,那么用微信小程序代替APP未尝不可。因为移动互联网格局基本已定,用户主要需求场景已被巨头把持,下载APP的使用率越来越低,而获取流量成本却越来越高,以至逐渐走入死胡同。
移动互联网创业,流量与渠道才是核心,坐拥8亿用户的微信推出小程序而引发的全民兴奋,更多的是期待流量的红利,期待配合朋友圈广告加应用分发,这对用户和企业来说才是是双赢。小程序迥异于买流量获得用户的模式存在相当大的想象空间,必将有一波新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到来。
轻量级、低频、非刚需、功能单一的应用更适合小程序
张晓龙希望微信小程序对用户来说,应该是“无处不在、触手可及、随时可用、用完即走”的一种“小应用”,重点在一个“小”字上。那么,低频,非刚需,轻量级、功能单一,不需要调动太多系统级能力的应用似乎更适合小程序。
高频场景的服务依然适合以独立APP作为阵地,就像微信给京东开辟了最明显的「购物」二级入口,也只是增量而已,自己的APP仍是主阵地,即使在体验上大大增强的微信小程序也难以改变这个事实。
除了关心小程序的产品形态,用户也同样想知道小程序更适合那些领域的产品开发,国内领先的HTML5移动应用技术提供商“青雀”(Egret Lark),根据众多实践案例经验总结如下:
如图D和H,许多付费的O2O类、生活服务类、桌面工具类、聊天增强工具类以及群管理业务等使用频率不高,功能单一、使用频率低的领域也许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切入口。这些长尾服务需求频次小又不具备独立成APP的能力,因此选择背靠微信这棵大树才能更好的乘凉。
经过实践分析,青雀认为中小企业更应珍惜微信的这次变革,比如一个花店,符合业务简单、低频场景、长尾服务的特点,就非常适合做微信小程序,只要在现有基础上把微信内嵌H5迁移成小程序,就能改善下单流程、客服等方面的体验优化,从而更好地维系用户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,如今,国内AR生态链正处于上升期,作为一门先进的人机交流技术,增强现实技术(Augmented Reality),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广告媒体、教育、工业、医疗、旅游、建筑、互动娱乐等领域。AR在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后,终于站在了世界的“中心”,成为了国际IT巨头们争抢的下一个“战略高地”!现在的我们在哪里?未来我们又将走向何方?
对于已经拥有了微信支付、朋友圈两大革命性互联网服务的微信而言,小程序或将成为它又一个“改变”的起源。
本次版本提升了App的用户体验感,着重增强了App的后台管理功能。